我市前两月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月18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在今年前两个月全区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均居全区五地市首位。
按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排名,扣除沙尘实况数据,今年1月至2月,我市位居五地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榜首。在8个市辖区里,原州区环境空气质量最优。在14个县(市、区)排名中,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均名列前茅。
在全区地表水考核断面、主要排水沟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方面,按城市水质指数排名,今年1月至2月,五地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由好到差排名中,我市位列第一。在县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中,泾源县、彭阳县、隆德县、原州区处于前列。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我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不懈努力。去年以来,我市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在蓝天保卫战中,制定了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以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等方案,联合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臭氧污染防治、大气冬防和重污染天气消除4大专项行动。同时,督促完成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油站油气回收监测系统安装等重点任务,全市112家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实现建筑施工现场实时可视化监督管理。在碧水攻坚战中,定期开展水环境巡查和水质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判预警。制定了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和水源地专项治理责任清单,开展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治理,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到100%。在净土保卫战中,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土壤环境始终保持零污染。
此外,我市聚焦依法规范治污,推进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加大对工业企业、柴油货车、餐饮油烟、污水处理厂、建筑施工等领域执法检查力度。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强化风险防范,开展环境安全专项检查与预警执法监测。将普法活动与污染源日常监管、群众信访案件办理等相结合,开展普法入企活动,营造出人人遵法守法、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