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现场直播,足球直播360

索引号:000014348/2019-19470

发布机构:市政府新闻办

名称:邯郸市肥乡区城乡融合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

文号:无

主题分类:其他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2日

邯郸市肥乡区城乡融合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

  11月22日,邯郸市肥乡区召开城乡融合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肥乡区区委副书记郑建民,肥乡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常志军、肥乡区卫健局副局长李炳坤、肥乡区文广旅局张海印、肥乡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田高峰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潘富金主持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潘富金: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以城乡融合理念,推动乡村振兴。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肥乡区区委副书记郑建民同志,就肥乡区如何以城乡融合理念,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进行发布。我们还邀请了肥乡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常志军同志、肥乡区卫计局局长柳琴唐同志、肥乡区文广旅局张海印同志、肥乡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田高峰同志,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郑建民副书记作介绍。

  肥乡区区委副书记郑建民: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是肥乡区委副书记郑建民,也是肥乡区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的常务副组长。

  首先我代表肥乡区委、区政府,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肥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非常感谢市委宣传部给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和我们肥乡区宣传部、农业农村局、卫健局、文广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起,向大家推介我们肥乡区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做法和取得的工作成效。

  肥乡区紧邻邯郸市主城区,向东半个小时的车程,处于邯郸市主城区半小时生活圈。肥乡区于2016年10月整建制撤县设区,辖5镇4乡265个行政村,面积503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人口41万,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激励县(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肥乡历史文化悠久,赵惠文王时,为嘉许以身殉国的相国肥义,把这里追赐于他,史称肥邑,三国魏文帝曹丕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始建肥乡县,有近1800年的历史。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如一言九鼎、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等成语,就发生在肥乡这片土地上。

  肥乡的农业资源也很丰富。素有“华北粮仓、冀南棉海”之称,现有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林果、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面对中央和省、市委作出的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我们在认真思考,肥乡区作为一个平原农业县、一个地处黑龙港流域的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一个城郊县,如何走了一条具有肥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的思路和定位就是,不能就乡村来抓乡村振兴,而是要把乡村振兴摆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来抓,坚持城乡统筹的理念,来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按照这一思路,经过2017年以来近三年全区各级干部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初步成效。2018年,肥乡区被评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先进单位;被评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这在全省是唯一的;同时,我们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狠抓乡风文明的做法,还被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的20个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国推广。

  主要的做法,我们归纳了六句话24个字:

  一是定位明确。就是用城乡融合的理念来推动农村各项建设和发展,从全市来讲,就是要实现肥乡区和主城乡的融合,肥乡区要全面对接主城区、融入主城区、服务主城区,推动优质的生产要素在主城区和肥乡之间双向流动;从我们肥乡来讲,就是要实现肥乡城区和农村的融合,一体化谋划路网建设,一体化构筑产业布局,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打造生态环境,从而实现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是全域规划。我们没有就事论事、零打碎敲,而是按照全域治理、全域突破、全域提升的思路,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布局,促进产业、区域和城乡大融合。具体讲,就是“一轴三带四板块”,以309国道为主轴,以域内三条河渠为纽带,把肥乡分为西部引领、东部崛起、北部突破、南部提升四大板块,把503平方公里、265个村庄全部纳入规划,明确每个乡镇、每个片区、每个重点村的定位、特色,实现了有机融合、错位发展。同时,把全区265个村庄分为红旗村、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四个类别,真正做到每类村庄都有目标、有定位、有责任,做到了一盘棋规划,精准化推进。

  三是重点突破。就是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首场硬仗,下好先手期,打好首场攻坚硬仗。从2017年初换届以来,我们就坚持狠抓环境治理不放松。一方面,全力启动拆迁整治,309和定魏线两侧、城区南环和北环两侧、各乡镇主要道路两侧和乡村内部的私搭乱建,我们全区各级干部一起干,攻坚突破,一场硬仗接着一场硬仗打,连续几年,我们拆出了生态绿化的新空间,也拆出了公平公正的新秩序和干部的过硬作风。另一方面,我们采取市场化运作+加强乡村治理的办法,狠抓农村的垃圾治理、坑塘治理,许多过去农村脏乱差的地方,现在都变成了景观节点,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四是补足短板。就是重点补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我们大力实施了农村基础设施攻坚,统筹推进水、电、气、汛、厕等设施建设,去年一年就新修、改建城乡道路达到583公里,农村公共路网基本一步到位,一条条乡村道路成为了民心路、致富路、景观路和幸福路。同时农村老旧饮水管网得到改造提升,农村改厕率达到93%以上,“双代”工作基本实现265个村全覆盖,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五是突出生态。我们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域旅游理念推动生态建设。三年来造林面积达到12万亩,是“十三五”造林任务近三倍,森林覆盖率增长了7.7个百分点。在实现绿化体量、景观水平全面提升的同时,与文化、旅游、康养、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凤湖湿地、郊野公园等一批乡村景区,打造了水岸桃乡刘家寨、菊花小镇南赵等乡村旅游目的地,既为农村发展营造了好环境,又增加了群众的旅游收入。

  六是综合治理。就是综合施策,坚持建设和治理一起抓,绿化和文化一起抓,环境和产业一起抓。比如,肥乡的移风易俗,我们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抓住高价彩礼、婚丧事大操大办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党组织靠前抓,虚活实做,软活硬做,采取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举措,有效遏制了歪风邪气,焕发了乡村文明新气象,今年肥乡区还被列为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区。比如我们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从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种植结构。目前,肥乡的林果、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的种植面积,已经占到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形成一大批特色产业乡镇和专业村,土地的产出率明显提高,也有效拉动了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这是我们肥乡区坚持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总体情况,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对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

  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多到肥乡走一走,看一看,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潘富金: 

  感谢郑书记的介绍。

  下面请各新闻媒体朋友就肥乡区以城乡融合理念,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媒体。

  河北日报记者: 

  肥乡区获得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区,全省唯一,请问你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是如何整治人居环境的?

  肥乡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常志军: 

  我们区委、区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来打,垃圾治理是人居环境整治首要任务。千百年来,随手乱倒垃圾、杂物乱摆乱放侵街占道、建筑垃圾长期占用街道不清理等不良陋习根深蒂固,治理难度很大。我们区在长期的工作中,遵循党委引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乡村管理、群众参与、社会监督原则,逐步探索出“乡村治理+公司运营”农村垃圾治理模式,有效地破解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难题。

  在公司运营上,区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预算,招标确定中航环卫、河北裕康两家保洁公司分片负责东、西两片农村垃圾转运处理工作,每户配备1个小型编号垃圾桶、每500户配备一辆清运车、每100户选聘1名保洁员,让全区265个村全部实现“村收集、乡镇转运、区集中处理”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全域实现“垃圾不落地”工作目标。2个保洁公司每天以美篇形式,将工作情况及时上报人居办,乡镇村将问题情况上传监督平台,人居办及时交办给保洁公司,立即整改,这样极大提高了垃圾城乡一体化水平。

  在乡村治理上,我区紧紧抓住乡村干部具有管理村民职能,协调2个保洁公司将垃圾杂物清理、街道清扫、上门收集和群众教育管理等工作转交给乡村去管理。在此基础上,区政府印发通告,告知农民群众乱倒垃圾危害环境和应受到相应处罚,赋予乡镇村管理职能。

  针对农村坑塘环境极易反弹反复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对全区1180个坑塘逐一编号,逐一制作“身份证”,建立了档案,明确责任人。有的村发动村干部、坑边农户、五保低保户监管坑塘,有的村在坑塘点安装摄像头,各村采取“人防+技防”的办法,加强监管,如发现乱到垃圾,严格依法依规处理当事人。

  同时,对所有修建房屋的农户,根据建筑产生量,每户收取500-3000元的押金,要求限时清运、定点倾倒,保证清理干净。

  对蔬菜秧、食用菌废料等农业垃圾,实行定点收集,集中沤肥,统一还田。

  各村都对农村大型农机具等指定集中存放点,统一有序摆放。各村每周开展一次集中清理,形成长效机制,遏制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的发生。

  为加强农民参与意识,我们在全省创新推行“每户每月8元钱”农村垃圾处理费制度,专项用于对农村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垃圾、杂物的清理和对环境整治先进村庄的奖补,群众交了费,提高了群众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区、乡两级密集开展联查排队、暗访抽查,彰先促后,传导工作压力。今年以来,每季度由9名县级领导带队,进行一次大规模联查,按名次差别奖补各乡镇,约谈倒排后2名乡镇,电视曝光全区后30名村,让后10名村支部书记在电视台公开做检查,还将40个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村支部书记事迹集印成《农村支部书记谈人居环境》一书,进行相互交流学习。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现在我区每个村庄环境卫生达到干净、整洁、靓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幸福感,为全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邯郸新闻网记者: 

  肥乡区改厕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名列全市前茅,你们区是怎样组织实施的?

  肥乡区卫健局副局长李炳坤: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工作,将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全区20件重大民生实事,坚持高标定位、大力推进。目前,我区基本实现了全域覆盖,全域验收,全域达标。一是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组织,区、乡、村均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改厕办公室设在区委办,领导干部带头走在前,干在前,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凝聚了推进农村改厕的强大合力,并制定严谨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细化分解到村,为工作开展打下来坚强的基础。二是广泛宣传。站在“小厕所、大民生”的高度,通过印发宣传页、微信推送、喇叭广播等各种形式持续向群众宣传改厕意义,使群众充分认识到改厕的好处,使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深入人心,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三是摸清底数。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科级干部包村包户的工作机制,组织90余个单位,千余名干部,县级领导带队深入基层,与乡村干部一起逐村逐户,户户过筛子、一户不留,摸清全区的农村自然住户、常住户和长期无人居住户数,建立台账,对常住户因户实策,因地而宜,有的放矢,即防止一刀切,又实现了应改尽改,增加了工作的针对性,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能,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四是组织培训。针对今年改厕工作量大,施工队伍多的实际情况,在推动改厕工作之初,我们就聘请省级改厕专家到肥乡进行授课,组织乡村干部、施工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演练,使大家充分掌握施工技术、施工要领,明白了无害化处理原理。同时,层层召开改厕技术培训会,确保每一名乡村干部、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改厕技术标准、施工规范等,使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五是试点先行。针对群众对传统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存在观望的心理,在全区9个乡镇选择村两委干部团结有力,群众基础相对好的27个村,先行试点,通过试点进一步查找工作的不足和问题,完善工作方案,同时,带领乡村干部观摩全区开展厕所改造现场及改后效果,彻底打消部分乡村干部和群众的顾虑,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真正把好事办好。六是协调联动。在工作中,坚持周汇报,月调度工作制度,先后召开全区大型推进会议4次,常委会、区四大班子研究部署改厕工作10次。区领导召开会议20余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经验、鞭策后进,传导压力、加快推进。

  肥乡区今年全区改厕任务量这么大,施工队伍多,涉及到千家万户,你们在改厕过程中把好关。

  一是严把物料采购关。由区卫健局负责严格按照招标法规定,对全区物料进行统一招投标。在施工过程中,统一物料供应和施工,群众只负责提供场所,保证了物料合格达标。二是严把施工关。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加强技术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手,不掌握技术要领不得随意施工,组织区级改厕技术力量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和把关。三是严把监督关。充分发挥乡村干部、群众代表、包村工作队作用,对改厕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四是严把类型关。在改厕过程中,坚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坚决杜绝“一刀切”,遵循群众满意,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科学确定改厕类型,在城镇污水管网可延伸覆盖的村庄改建水冲式厕所,在其他区域重点推广双瓮式或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同时,针对少部分农户改厕空间小和庭院已经高标准硬化的农户,我们征求群众意见,以卫生厕所模式为主,真正使改厕让群众满意。五是严把验收关。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制定了《肥乡区农村厕所改造质量验收办法》,组织农户代表、施工队代表、乡村干部、督导组以及驻村工作队成员组成验收组严格按照技术规范逐村逐户进行验收,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改厕质量达标、群众满意。六是严把管护关。牢固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的理念,在各村组建维修服务队,采取市场化机制,开展后续服务。并为全区改厕户统一制定改厕明白牌,标注注意事项及维修、清掏服务电话等信息,做到一户一厕一标牌。

  通过进行厕所改造,改变了农民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个人卫生行为形成率得到明显提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更加规范的管护机制,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用我们工作的实际成效验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果。

  邯郸日报记者: 

  肥乡区是如何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助推乡村振兴的?

  肥乡区文广旅局局长张海印: 

  新一届区委换届以来,肥乡区就提出了用全域旅游理念的打造高质量生态,用高质量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样一个发展思路,通过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搞好节庆旅游文化活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2017年,主要是做好“拆”的文章,打响了309国道、定魏线、城区南北环两侧拆违治乱攻坚战,以城带乡全面整治,拆出了空间、拆出了信心。2018年,主要是做好“建”的文章,实施了18项全域旅游重点工程,成立了全域旅游重点工程指挥部,每一个项目由一名区领导牵头、一个部门推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保证了重点旅游工程的顺利实施,先后建成了邯郸郊野公园、邯郸东郊森林公园、肥义公园、窦默公园、滨河公园、三里堤公园、凤湖湿地、东风渠水利风景区等一批城市公园和风景绿道,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2019年,主要是做好“提升”的文章,区委制定了《足球现场直播,足球直播360实施“一轴三带”战略,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搭建了以309国道为主轴和以西部团结渠、中部民有渠、东部东风渠三条景观带的全域旅游大格局,以“一轴三带”为框架,全面建设提升全域旅游的景区景点。三年来,是肥乡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区西部的撂荒地变成了美轮美奂的肥义公园,城区东部废弃砖窑坑塘变成了水天一色的凤湖湿地,团结渠臭水沟变成了宛若江南的郊野公园,东风渠核心区打造效果突出,309国道、幸福大道成为全市一流的景观大道,全区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另外我们还打造了葡萄小镇田寨、酒香小镇西南庄、菊花小镇南赵、水岸桃乡刘家寨、桃源小筑后营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旅小镇,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坚持把旅游业与农业农村的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比如:今年春天在天台山镇东刘家寨村举办的桃花节活动中,我们着力增加本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的销售,专门设立了肥乡农特产品展销区,空心挂面、土鸡蛋、北谢堡小米、扒糕、南谢堡粽子等一批独具肥乡特色的产品很受欢迎。特别是群众自发搞的农家乐“大锅菜”每天平均销售6000余碗,销售额5万多元;一个卖烤肉摊点,一天卖出8000多串;东刘家寨村扶贫微工厂生产的书包营收2000余元;扶贫龙头企业群利、丽园每天销售草莓、西红柿数百斤。

  中国网记者: 

  肥乡的菊花节已经形成一个比较知名的旅游品牌,请介绍一下菊花节的情况?

  肥乡区文广旅局局长张海印: 

  种植菊花是我区东漳堡镇南赵村前几年形成的一个农业特色种植产业,我们坚持把旅游发展与农民群众的产业发展相结合,从2017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三届菊花旅游文化节。今年是肥乡区第三届菊花节,以“金秋菊艳 溢彩肥乡”为主题,从10月17日开始到11月7日,历史22天,举办文艺演出45场,吸引游客30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央、省、市各大媒体相继进行报道,新华社、人民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以《菊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等为题予以深度报道,提高了肥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我们正在对今年的菊花节活动进行总结,对明年的菊花节进行谋划提升。而菊花节活动只是我们实施节庆肥乡活动的一个案例,年初我们就制定了2019年节庆肥乡活动实施方案,着力打造“节庆肥乡”品牌,坚持以节庆活动为主要抓手,做到每月一个主题节庆活动,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开展。成功举办了桃花节、五一文化旅游节、粽香节、采摘节、骑行季等各种节庆活动。现在我们正在举办的节庆活动是刘寨营苹果采摘节活动,在屯庄营乡刘寨营村,家家户户有果园,他们采用生物菌肥培育的糖心苹果受到大家的喜爱,得到市场的认可,赢得游客的青睐。

  今后,我们将推动全域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努力把肥乡打造成全市休闲旅游观光新去处和宜居宜业宜游新福地。在此我们真诚的欢迎各位媒体朋友们到肥乡休闲观光指导工作。

  邯郸日报记者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是保障,肥乡区是如何治理农村高价彩礼,红白事大操大办的?

  肥乡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田高峰: 

  近几年来,农村结婚索要高价彩礼的歪风愈演愈烈,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此深恶痛绝。2017年以来,肥乡区坚持堵疏结合、多措并举,大力倡导“没有彩礼的新型婚俗”,初步实现移风易俗深度治理,2019年6月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一、抓组织体系,让民风治理有人管 

  把转变党风、民风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成立区、乡、村三级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由三级书记任组长,全力推动落实。全区党员干部走在移风易俗、抵制彩礼最前列。出台《足球现场直播,足球直播360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严禁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将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列入干部廉洁档案。全区9.88万户家庭签订各类承诺书14.5万余份,实现了全覆盖。

  二、抓自治体系,让红白喜事有标准 

  出台《移风易俗节俭操办红白事参照标准》,全区265个村依据参照标准,经民主程序制定适合本村实际的《红白事操办标准》。各村根据村规民约并经村民自治程序制定约束规定,对操办红白喜事的席面规模、用车数量、办理天数、待客范围、仪式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所有村全部成立村民事务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村内乡贤能人、婚事丧事具体操办人作为理事,通过协助操办本村的红白喜事等促进文明乡风落实。

  三、抓宣传体系,让群众心中有方向 

  建立区、乡、村三级“心连心”微信矩阵群,将全区265个村和所有机关单位微信群纳入一张“同心网”。积极利用“心连心”微信矩阵宣传平台,开展婚事新办、“零彩礼”宣传,引导农村单身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组建文艺宣传队巡回演出,倡导文明新风。相继举办“百对新人集体婚礼”“百对最美母女抵制彩礼美丽乡村行”等活动,树立“零彩礼”典型1000余例。

  四、抓服务体系,让婚事新办有平台 

  区妇联搭建“心连心?鹊桥会”“心连心?缘来是你”等免费微信婚介平台,区、乡、村三级妇联组织牵头建立义务红娘队380支,每个村都有3-5名义务红娘,吸纳巾帼志愿者、热心大姐、爱心女性等1000余名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从事线上、线下免费婚介服务。积极组织开展联谊相亲、美丽乡村游志愿服务等联谊活动。定期评选“移风易俗好家庭”“最美母女”“最美红娘”等,由区领导颁发奖牌。

  五、抓政策体系,让破旧立新有章法 

  区人社、金融、税务、卫计、教育、行政审批等相关职能部门综合施策,出台“移风易俗好家庭”成员免费体检、妇女孕期免费健康指导培训及减免住院费用、子女就读幼儿园每年免收一个月保育费、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金融机构专设窗口优先办理、享受行政审批局代办服务等优惠政策,释放正向激励效应。同时,村民家中遇有红白事,要向村民事务理事会主动报告,对不报告或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低保户按程序取消其低保资格,贫困户不再享受其奖补政策,取消评选星级文明户资格,在电视台公开曝光等约束措施。

  六、抓严管体系,让违规操办有代价 

  建立常态巡查制度,到各村开展即时巡查、随机抽查,一旦发现违规操办的,当场进行处置。目前,公开曝光村党支部书记23名,当事人23名。

  七、取得初步成效

  (一)婚丧嫁娶攀比有效遏制。经过治理,肥乡区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和“天价彩礼”歪风日渐式微,相关支出明显下降。

  (二)农村风气越来越好。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婚事新办和丧事简办等已经逐步成为新习俗,有效带动了农村风气的好转,最美村民、最美商户、最美婆媳、最美庭院评选以及“以孝治村”活动相继开展,文明新风在肥乡盛行。

  (三)农村文化日益繁荣。移风易俗改革有效引领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形成了群众文化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在20个村开展了专场移风易俗文艺演出“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原创文艺节目大赛,群众编创文艺节目300余个,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潘富金: 

  感谢4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5位嘉宾的精彩发布与答问。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