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现场直播,足球直播360

索引号:000014348/2021-04121

发布机构:市工信局

名称:邯郸市特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文号:无

主题分类:其他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31日

效力状态

邯郸市特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字号: 打印本页

 

为更好更快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据《河北省特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编制邯郸市特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本规划范围为县域特色产业,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坚持市县联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有力推动了县域特色产业创新发展。

1.政策体系完善,产业导向明确

政策体系得到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足球现场直播,足球直播360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发展工作部署,制定了《邯郸市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方案》《市政府领导包联县域特色产业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领导包联机制,全市33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分别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细化了产业链实施方案,形成了完善的特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为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发展基础。

发展路径清晰明确。围绕“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工业设计、品牌营销、链条延伸、资本运作、园区建设、绿色转型、智能制造、高端产业、商务模式、人才引进”12条发展路径,结合集群发展实际,按照产业上、中、下游及配套服务四个模块,因“特”施策、强“特”优“特”,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创链,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产业配套的产业链布局。

规模持续发展壮大。2020年,全市共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33个,涵盖了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特别在疫情冲击、外部环境变化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市县域特色产业迅速转思路、换赛道,实现营业收入3324.64亿元、上缴税金75.52亿元、从业人员53.76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84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2.集聚协同发展,凸显特色优势

产业地域特色鲜明。由西到东逐渐形成了“资源型钢铁产业到装备制造延伸,从重工业到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的产业化集群发展。西部武安市、涉县、磁县以钢铁、煤化工制造产业为主,形成了钢铁、化工产业集中片区;中部永年、肥乡、成安、临漳县,以钢材加工为主,形成了标准件、管板件、农业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集中片区;东鸡泽、曲周、邱县、馆陶、大名、魏县、广平,一方面依托农业发展了纺织、禽蛋、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一方面还形成了终端应用市场的自行车、轴承以及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集中片区。

集聚水平逐步提高。经济开发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基础建设、环保设施、交通物流等配套工程完善,承载功能强。各县(市、区)依托经开区、园中园等,分区、分块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加快特色产业企业入园聚集。特色产业企业间信息共享、分工协作,聚集发展优势凸显。形成了武安精品钢材、永年标准件、鸡泽铸造、馆陶轴承曲周生物健康、大名食品加工、成安金属制管等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

协同发展成效显著。依托邯郸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京津冀联动中原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积极对接京津资源、需求,积极打造种类平台,形成了邱县千亩百亿食品产业园成安县中高端智能化阀门制造产业园曲周县全国自行车(童车)制造基地魏县汽车配件中国中车产业园大名以京津科研资源为主的院士、专家成果转化基地

    3.创新驱动引领,叫响区域品牌

创新能力增强。2020年底,全市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1541家,县域特色产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58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企业进入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全市县域特色产业企业累计建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4家,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13项。沪深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石交所挂牌上市企业19家。

发展质量提升2020年底,我市33家产业集群主导或参与标准制修订88项。曲周晨光生物辣椒天然植物提取分离产业化技术,创造了辣椒红色素、辣椒油树脂、叶黄素产销量三个世界第一,成为植物提取行业领军跨国集团;成安河北恒工球墨铸铁型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2%武安龙凤山铸造用高纯生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3%,同品类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成安慧桥双金属复合成型技术被评为“中国第一、国际领先”

品牌效应明显2020年底,我市共有省特色产业名县名镇7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8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永年区标准件产业集群成功发布中国·永年紧固件价格指数行业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升,区域品牌效应明显。

    4.强化服务配套,助力转型发展

公共服务有效完善2020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国家级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4,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0,市级及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5,形成了完整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小微企业创业辅导基地20,直接孵化企业1000余家,新增就业5万余人,其中3基地入选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6家基地被评为河北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两化融合成效明显。双李家具、西林科技、绿洲环保等通过“企业上云”,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生产,产品的附加值明显提升。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邯落地与我市美坚利五金制造、金隅太行、金鼎钢铁、河北固耐安等企业进行合作,推进制造业与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

工业设计能力提升。制定出台了《足球现场直播,足球直播360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政策措施》,市级建成了全省最大、功能齐全的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曲周县成立全省第一个县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2020年底,累计对接企业1000多家,服务覆盖全20个县市区、企业66家,转化设计成果22项。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特色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传统产业附加值低。我市钢材、冶金、食品加工、纺织等特色传统产业,主是依靠规模和数量集群发展,产业整体利润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二是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为4.26件,专利申请量虽有明显增加,但在专利转化应用、形成新的生产力上还有待加强。大部分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中前端,产业链延伸不够,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不足。三是人才需求供应不足。邯郸做为河北最南端城市和京津冀边缘城市,企业职工人大部分为初中或高中学历,文化素质偏低,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困难,尤其是高端创新型人才非常稀缺,行业发展受到限制。四是政策环境影响较大。在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背景下和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新常态下,全国性压减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使县域特色产业中的资源性产业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面临关停、转型、并购的巨大压力,行业聚集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十四五”面临机遇和挑战

国际形势上,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的叠加,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了巨大障碍国内形势上,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转变对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市围绕532主导产业发展,钢铁产能整合重组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进入快速推进期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活力显现。

综合来看,“十四五”时期,邯郸仍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未来五年我市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要深刻认识部分产业结构不优新旧动能转换不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力不强产业空间布局较散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亟需提升等各方面问题,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特色产业做为发展的新引擎,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不断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特色产业发展系列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邯郸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破解制约因素,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上市融资、数字化转型、招商引资等方面能力,助推我市县域特色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全面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路径引领。坚持以12路径为引领,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一企一策、一群一策,抓重点、树典型、显特色,引导特色产业做实、做大、做强,有效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坚持创新发展。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足、用好、用活创新发展政策,浓厚科技创新氛围,打造一批“高、精、尖”特色产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环境,激活市场要素激发企业活力,适应市场需求,引导和实施特色产业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强化顶层设计,以各类园区为载体,引导资源要素集约利用和综合循环利用,推动企业入园进区集聚,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绿色发展。

——坚持项目建设。聚焦产业发展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产品为抓手,积极发展上下游关联产业、配套产业和支撑产业,打造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体系。

(三)发展目标

2025年,我市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特色产业链条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价值链地位明显提升,特色产业卓越化、产业集群数字化,特色产业制造全球化不断深入,实现县域特色产业1711发展目标,即打造1个超千亿产业集群、7个超百亿特色产业集群、11个超十亿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支撑地位稳定提高。到2025年,全市新增超50亿元、超100亿元特色产业集群分别为6个和3个,特色产业集群营收总量力争突破4500亿元,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突破300家,集群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产业竞争优势全面体现。县域特色产业龙头企业100%制定并执行企业标准打造一批知名特色品牌,壮大一批“百年老店”“百年工厂”“百年企业”特色产业自主品牌影响力明显提高。

——产业数字化达到新高度。培育2-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5%以上、业务信息系统普及率提升8%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应用率提升10%以上电子商务覆盖率提升20%以上特色数字化产业集群

——产业协作水平更加完善。县域特色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创链取得新进展,相互协作水平更加完善,上下游实现高效协同,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深入。

展望到2035年,基本实现产业高度发达、人才汇聚、转化高效,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战略科技力量支撑作用不断凸显,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新发展格局全面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广泛应用,优势特色产业率先实现碳达峰,为把邯郸市全面建成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发展重点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围绕532主导产业规划布局,做优做强时尚消费和民生健康两大民生消费型产业,做精做深材料延伸和中场配套两大工业强基型产业,做大做实先进装备和数字科技两大战略支撑型产业,促进市特色产业规模化、高端化、精细化和现代化发展。

(一)时尚消费产业

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美居家具、自行车(童车)等县域特色产业。加快实施美居家居轻量化、绿色化发展,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高端化发展,鼓励自行车(童车)产业全品类、跨界混搭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网络销售平台,树品牌、建渠道,加快线上线下销售能力建设,构建产业新业态和营销新模式。到2025年,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50亿元的时尚消费类特色产业集群分别达到13

专栏1 时尚消费产业发展重点

纺织服装。依托鸡泽、魏县等纺织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缝纫线、缝包线产业;加快新型纤维材料应用,推广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工艺技术;推动功能性服装、针纺服装、休闲服装发展。加大对磁县童装产业的支持,促进童装产业向安防防护、绿色童装等产品方向提档升级。

自行车(童车)。依托曲周自行车(童车)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涵盖公路自行车(童车)、山地自行车(童车)、场地自行车(童车)、BMX小轮车竞速(童车)多种类自行车(童车)品种和童玩产业,加快与汽车儿童座椅跨界混搭发展。

美居家具。依托广平、魏县、临漳等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型板材、现代办公家具、私人定制家具、钢制家具、新型门窗、地板等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市场需求大的新型产品。

(二)民生健康产业

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十四五”期间国民平均寿命再提高1岁为契机,推动健康食品、医药中间体、天然色素、健康种养殖等产业发展,将做大做强民生健康产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挖掘“中华老字号”等知名品牌价值,积极发展食品冷链物流、餐饮服务、工业旅游、康养服务等全产业链延伸发展。充分依托京津都市圈、中原经济圈需求,谋划发展健身器具产业。到 2025 年,年营业收入100亿元、超50亿元的民生健康类特色产业集群分别达到21

专栏2 民生健康产业发展重点

健康食品。依托大名、曲周、魏县、邱县、馆陶等生物健康、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着眼服务京津、辐射全国,大力发展面粉及制品、果蔬禽蛋、休闲食品、生物基制品、天然色素、麦黄金即食食品等特色产品;延伸食品工业链条,发展麦胚油、多肽等精深食品加工产业;推动农产品全链条生产加工,发展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健康医药。依托磁县、馆陶等化工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医药中间体等化工药,做大做强医药化工产业基地。依托涉县、武安等地道地药材资源和邯郸制药、林益堂、东汝阿胶、以岭燕赵中药材等重点企业,加快培育壮大中医药产业集群。依托魏县凯盛君恒、鸡泽峰辰翰、临漳迈西普等龙头企业,推动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设备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快形成跨县域性的特色产业,支持发展健康养老、康养旅游、体育健身、健康咨询、健康保险产业。

(三)材料延伸产业

高性能、高纯度、新功能为主攻方向,推动材料产业延发展,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大力发展铁基新材料、橡塑制品、陶瓷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等县域特色产业。建设一批材料研发平台,开展全产业链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产品,部分特色产业关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到2025年,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材料延伸类特色产业集群达到3

专栏3 材料延伸产业发展重点

化工新材料。依托临漳、馆陶、肥乡等化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特种气体、办公耗材、超高温导热、OLED发光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光伏、锂电、光纤、高端化工等产业集群发展。依托曲周恒博新材料、魏县格林普、涉县津东经贸等重点企业,以增材制造、石墨烯、超导、纳米和生物基材料等为重点,抢占前沿技术领域制高点,打造新型功能陶瓷材料、超高温导热材料、3D打印建筑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再生物资制品。依托魏县等橡塑制品产业集群,重点推广应用先进的废旧橡胶、废旧塑料再生利用技术与装备,支持魏县再生物资特色产业向节能环保产业提档升级。

铁基新材料。依托武安铁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纯生铁、亚共晶生铁、超高纯生铁等系列产品,加大高纯铁和超纯铁高端铁基新材料研发力度,引领制定行业标准,补齐我国铁基新材料领域短板,打造北方铁基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四)中场配套产业

依托钢铁产业优势,以打造精品、协作配套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标准件、铸造、轴承、汽车及零部件、家电板等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精细化、专业化高端配套发展。依托武安临漳钢材加工企业优势,大力发展汽车家电板、石油管道钢、船板钢和风电用钢、防爆钢产品,打造精品钢材产业。到2025年,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的中场配套类特色产业集群分别达到1个、3个和2个。

专栏4 中场配套产业发展重点

精品钢材。实施精品钢材战略,重点发展轻轨、矿用型钢、大吨位工程机械用超高强钢板、高性能船舶用特种钢和汽车、家电板材。依托武安精品钢材特色产业,加快高强紧固件用钢、模具钢、轴承和无缝管用大棒材、管线钢、海洋用钢、非晶母材、合金母材等中高端产品开发,大力发展钢结构、金属制品等延伸产品,打造全国重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汽车及零部件。依托魏县、大名等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半挂车、厢式车、旅居车等专用汽车及车桥、制动器、轮毂、汽车电子等汽车零部件产品。依托广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氢燃料电池生产、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及整车研发、检测产业,构建氢能源汽车及专用车全产业链生态。建立汽车相关产业技术和研发中心,支持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加快培养自主汽车零部件品牌。

管道管件。依托成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双金属复合管、高压特种管件、油气管道、电力管道、煤盐管道、船舶、锅炉、新型复合材料等高、新、特、精管道管件产品,加快拓展高端市场。超低温阀门、高压加氢阀门、真空泵等产品的生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高温高压技术、低压大口径技术、宽截面折叠臂技术、流体传动技术得到逐步推广。

标准件。依托永年标准件产业集群,巩固发展螺栓、螺母、索具、电力配件、异型件等优势产品,加快发展组合件、不锈钢紧固件及智能爬架、抗震支架、综合管廊配件、光伏配件、交通设施配件等横向延伸产品,培育发展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核能、风电机组、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高端标准件产品,构建初、精、深加工配套的协作体系和产加销配套的经营体系。支持魏县打造螺丝、螺母等紧固件特色产业小镇。

铸造。依托鸡泽铸造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普通灰口铸铁件、高强度灰口铸铁件、球墨铸铁件、铸钢件等,做强做优中国市政铸件生产基地。鼓励磁县、魏县等重点汽车部件联合发展,促进汽车铸件与加工产业协同发展。

轴承。依托馆陶轴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汽车、家用电器、医疗器械、机器人等高档精密轴承,加快发展低污染、低能耗民用轴承产品。着力对接国内外最前沿高端产品需求市场,实施自主或合作研发,以质量和品牌推动轴承产品由后市场和代加工向主机配套等高端市场转变,打造由核心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构成的特色轴承产业集群。

新型建材。依托广平、临漳、涉县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楼层板、复合墙板、PVC型材、高档隔热铝型材、建筑幕墙型材等新型材料,研究发展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构件产业。

(五)先进装备产业

重点发展钢后延制造、汽车零部件、民用航空、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等特色产业;突破一批数控机床、包装机械、仪器仪表等技术和产品;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打造农机生产制造产业链。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消化相结合,积极承接引进京津产业转移,加强与国内外农业先进地区、知名企业合作和协同攻关,实现一批特色产业装备本地产业化。到2025年,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50亿元的先进装备类特色产业集群分别达到1个、2个。

 

专栏5 先进装备产业发展重点

智能装备。依托大名装备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高端数控机床、自动化包装设备、3D打印模具、专用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新能源及智能联网汽车系统设备等,推动装备产业整体向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农机装备。依托临漳、魏县、广平等装备产业集群,紧抓乡村振兴机遇,重点发展播种机、收获机械、大马力拖拉机、青饲料切碎机等耕种管收运贮先进农机装备,打造农机生产制造产业链。加快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为主导产品的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重点突破智能农机作业信息感知、决策智控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和完善智能装备、精益制造、精细作业的农机制造产业链条,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业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装备。依托大名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研制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成套设备,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及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成套设备,大型锅炉脱硫除尘一体化成套设备,形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制造、营销基地

(六)数字科技产业

紧抓建设邯郸区域创新中心的发展机遇,实施产品装备智能化工程和智能工厂(车间)培育工程,在冶金、机械、建材、食品等传统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推广研发与制造、管理与生产、产供销、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应用,实现智能管控。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工程,加快形成工业网络、控制系统、管理软件和数据平台,推进企业上“云”用“云”和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加快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提升传统行业企业生产方式精细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培育发展数字特色产业集群。

四、主要任务

贯彻落实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振兴发展规划以转型和发展为导向,聚焦12条发展路径,突出六个方面强化,全面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实现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特色产业多维发展、协同发展

根据县域特色产业产品细类、发展前景等因素,分类实施集群发展、错位发展,避免特色产业同业竞争、恶性竞争,实现协同发展。打破特色产业县域界限,鼓励县域特色产业围绕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等,通过精准招商,综合推动特色产业协同,推动同类特色产业错位发展立体发展。

1.鼓励特色产业联横合纵

开展特色产业链锻长补短行动,鼓励特色产业向优势县域迁移,逐步形成新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相同产业链环节的小微企业联合重组,形成“大树”“灌木”“小草”的企业梯次格局,促进集群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通过龙头企业以强带弱,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提升特色产业优势和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2.促进特色产业链条协作

依托我市精品钢材、钢后延加工、装备制造现有产业基础,强化跨区域产业链上、中、下游协作配套,形成以制造能力共享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共享为支撑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围绕全市精品钢材一集群五基地”产业规划,连接上游冶金、铸造,对接中游钢后延加工和下游装备制造产业,做优做强“紧固件、轴承类”“泵阀、管道、大型铸锻件类”“精品板材类”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现代农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新兴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形成完整的精品钢材产业链和服务链。

3.助力特色产业开拓视野

引导产业集群国内、国外双循环,抓住打造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新机遇,瞄准国际需求市场,充分利用境内外投资招商、展览展销等平台,组织特色产业集群开展境外经贸合作。支持特色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等平台和国内外知名展会,拓宽合作范围。支持永年标准件、馆陶轴承、大名食品举办国内外交流会议、展会,扩大产业知名度;完善升级中国辣椒网,建立辣椒“大数据库”,推送农产品实时信息,进行辣椒网络销售,引领辣椒产业发展。

(二)推动特色产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打造特色产业龙头企业3100%覆盖,即特色产业工业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00%覆盖、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100%覆盖、特色产业研发机构或研发平台100%覆盖。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广先进基础工艺,建立共性技术平台,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工程化攻关力度,夯实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基础。

1.完善新型创新机制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大对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平台建设、金融创新、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源动力。对接京津冀、中原经济圈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组织开展产业集群、特色企业全面诊断、技术咨询等专项对接活动,形成“产学研转用”全面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在京津、长三角、广深等地设立“创新飞地”,推动协同创新,打造“飞地研发+邯郸转化”的创新发展新模式。

 

专栏6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县级培育一批入库企业、市级认定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省级选拔一批示范企业、推荐入选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领带动足球现场直播,足球直播360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到2025年,全市县域特色产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00家以上

2.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到2025年,特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突破25家。

3.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机制,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端人才载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战略科技人才。鼓励特色产业企业创建内部科技人才激励和奖励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激发企业自有人才开展技术革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奖励机制,激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开展发明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三)推动特色产业精细化发展高质量发展

建立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加强标准、计量、检测认证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工业设计赋能,突出标准引领,培育特色品牌。到2025年,力争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质量体系或行业认证体系100%覆盖,打造一批“百年企业”“百年老店”。

1.提升行业品质

在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中全面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生产、质量持续改进以及《质量诊所管理规范》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在轴承、汽车零部件、标准件等特色产业推广应用无损检测、机器视觉等先进检验检测技术,提升产品检验检测精度和效率。开展专家质量诊断、企业经验交流等活动,鼓励企业申报质量奖,助力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2.突出标准引领

鼓励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贯彻和推广河北标准,以标准引领产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提高现行标准,做行业“领跑者”。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自身影响力将企业标准升级为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实现标准突破。以自行车(童车)、休闲食品等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和试验田,落实“标准化+”行动计划,推动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

3.培育特色品牌

实施产品、企业、区域品牌“三位一体”品牌战略,讲好品牌故事,全力打造“一县一品”“一县多品”特色产业品牌,宣传推出一批名企、名家、名品。以邱县、大名县、鸡泽县、馆陶县等为重点,深入推进食品产业强县工作,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挖掘、专业设计、广泛宣传的方式,鼓励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名片、世界品牌。推动落实县标产品、特色产业名县名镇、国家地理标识等区域品牌和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传统品牌建设。

4.融入全面设计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产业集群龙头骨干企业与高端设计机构、高等院校等深度合作,聚焦产品开发、包装升级、质量提升、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进行设计融入,扩大中高端产品供给,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企业或其他具有创新能力的机构,建设面向特色产业集群的设计平台。力争到2025年,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10家。

(四)推动特色产业优化发展、转型发展

通过精准招商,完善产业链条,做强做优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坚持扶优扶强,遴选集群龙头企业、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发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的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节能环保、应急安防、医疗健康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企业上云加快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

1.引导产业链高端发展

依托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对照产业链全景图和配套服务体系结构图,通过“政府+企业+中介”联合开展招商引链,重点引进产业链顶端龙头企业来邯建厂,打造产业链终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引领产业链健康发展。争取“招来一个、引来一批”,汇集上下游关联企业,最大程度实现关键产品就近就地配套,实现产业链节能降耗,健康发展。

2.打造特色产业新引擎

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成安雄富光电、馆陶中冀启迪、武安银泰福智能终端制造、鸡泽艾拉光电等重点项目,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

充分发挥北大邯郸创新研究院等“工业诊所”作用,积极开展特色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诊断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一企一策”“ 一群一策”帮扶行动,实施10项数字化改造提升重点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带动和促进集群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大力实施“企业上云”,加快技术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云上连接融合。到2025年,数字化专项培训企业家和管理人员50以上、工程技术人员150人以上。

(五)推动特色产业借力发展、高素质发展

1.开展“百场万家”服务

聚焦县域特色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数字化转型、融资上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政策直达、品牌建设、精益管理”等主题,集聚和带动各类社会服务资源,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和志愿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每年在全市范围内举办服务活动10场,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

2.提升企业家素质

围绕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特色产业集群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打造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高职业能力和丰富经验、层次结构合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经营活力。2025年,培育初级职业经理人60000人、中级7500人、高级2100人,实现一二三产业、“四上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全覆盖。

3.实施精益化管理

立足产业特色,重点在先进装备、材料延伸、中场配套等产业集群开展精益理论宣贯和实操工具培训,推动以精益管理为方法基础、以数字化技术为工具载体的精益管理理念、规范、标准落实到企业,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的全面掌握和集约管控,提升产品快速交付能力。到2025年,培育8家以上的精益管理标杆企业,力争精益管理在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的企业应用率突破50%

(六)推动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低碳发展

1.推动园区提质升级

推动特色园区建设,规范和完善园区基础建设,夯实特色产业载体,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建立“亩均论英雄”“创新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推动产业和企业“腾笼换鸟”。支持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供集群企业入园使用,为入园企业提供低成本、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打造绿色生态服务型园区。鼓励开发运营“园中园”“托管园”等特色产业园区,推进园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到2025年,省级绿色园区突破1家、省级绿色工厂达到25家。

2.打造科技金融生态

发挥集群规模信用优势,完善集群企业信用体系,以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等增信配套服务,让金融机构“贷得安心”。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特许经营、政府采购合同、知识产权等新型融资方式,“一业一策”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优化信贷流程,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服务质效。

3.推动骨干企业上市

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筛选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盈利水平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开展上市政策宣贯,纳入省级挂牌上市后备资源库。积极引导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北交所挂牌上市,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贯彻落实领导包联机制,有的放矢开展包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牵总部门,坚持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安全生产指导,统筹协调全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振兴发展工作,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建立问题会商解决机制和定期通报机制,协调产业发展重要事项。市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加强指导,形成合力。县(市、区)政府是推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扛起责任,聚集资源,抓好落实。

(二)完善政策支持

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已出台的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创新、科技、人才、园区、土地等政策,加大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业设计创新引领、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对外交流合作、园区管理能级提升等方面支持力度,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服务质量,推动形成特色产业与金融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实施监测评估

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发和解决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市、区)特色产业工作定期进行督促指导,强化特色产业发展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数据汇总分析和运用,及时把握特色产业运行趋势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年度考核,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确保产业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四)浓厚发展氛围

挖掘一批先进典型,推广一批经验做法,选树一批发展标杆,激发产业集群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利用新闻发布会、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和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特色产业、企业、产品,形成培育品牌、推介品牌、塑强品牌的良性循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支持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贸易促进活动,开拓多元化市场。通过政府引导,打造集群良好生态环境,鼓励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内外知名高端专业展会,引导特色产业和重点龙头企业“走出去”找机会,积极拓展内外新兴市场,实现国内外双循环发展。

(五)加大人才支撑

落实省市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企业分类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鼓励企业通过投资并购、产权合作、联合研发、技术攻关、咨询顾问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邯郸英才服务卡”,享受系统化、专属化的“一站式”服务。借助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企业通过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短期集训、专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育壮大企业亟需的技术、销售、设计等专业型人才。

(六)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营商环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依法依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开展项目审批全帮办;对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优先办理用地、能源等审批事项,破解审批手续与建设工期的矛盾,全力支持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服务事项就近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支持产业发展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