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现场直播,足球直播360

索引号:000014348/2018-04576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名称:邯郸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文号:无

主题分类:教育

发布日期:2018年02月12日

效力状态

邯郸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字号: 打印本页

邯郸市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基本实现社会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河北省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构建结构优化、质量一流、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全市教育事业取得新的突破。

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十二五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4461所、在校生203.43人,其中:幼儿园 2175 所,在园幼儿35.75万人,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86 %;中小学2129 所,在校生136.14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5%;普通高中65所,在校生13.8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67所,在校生8.1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02%特教学校20所,在校生1332 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院校5所,在校生9.45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5.75万人。

教育均衡发展强力推进。通过创新实施兼并校、设分校、结盟校、建新校四种模式,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逐步缩小,大力推进了教育公平,切实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十二五期间,我市先后荣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荣誉称号,全市10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

素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通过深入推进双爱好阳光体育一小时、家乡文化进校园、校园足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我市中小学生德智体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市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啦啦操实验区

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小学教师专科率、初中教师本科率、高中教师达标率分别从2010年的81.49%62.12%96.15%提高到2015年的96.56%99.83%97.25%,市级骨干教师从423人增加到2836人,省级骨干教师从276人增加到489人,市特级教师从139人增加到197人,省特级教师从97人增加到 102人,市级名师从61人增加到235人,省级名师从26人增加到75人。

教育开放水平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优质教育机构缔结近30对友好关系;外派20余名教师到世界各地进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完成年度百人留学计划目标,五年实现近400人出国留学;连续5年聘请百余位美国教师来邯共计培训英语教师2000余人;吸引国外来邯留学生近30名;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快速推进,与京津60余所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有25所职业教育合作学校。派出了100余名教育干部赴京津跟岗学习。

(二)面临形势。

回顾十二五,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资金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我市各级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国家、省教育投入政策未得到完全落实,还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不足、资金短缺问题仍是制约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优质教育供给仍需进一步补充有学上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仍然突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现象尚未完全解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问题还很严重。

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与全省小学、初中、普高、中职同比,我市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生均仪器设备及百生计算机数等办学指标仍处于全省较低位次,尤其是贫困地区、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还很薄弱。

教师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缺员严重,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缺员2889人,比十一五末缺口增加560人,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及职业教育等专业教师缺口更大,教师能力尤其是乡村教师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育开放程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教育开放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教育开放程度还不够高。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方面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尚未形成整体规划及长效机制。

面对严峻的挑战,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发展目标。       

通过强力推进全市各类教育发展,到十三五末,邯郸市教育综合水平进入全省前三名,力争实现第一。

优质普及学前教育。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乡镇中心幼儿园100%达到农村示范园标准,全市优质幼儿园比例达10%以上。

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均衡高地。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择校现象有效缓解,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明显增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招生比例大体相当。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以上,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全部建设成为省、市级示范性高中,80%的普通高中学生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读。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办学标准,在校生规模不少于15万人;至少有2所中等职业学校进入河北省精品中等职业学校行列,至少有10所中等职业学校进入河北省名牌中等职业学校行列;创建30个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品牌专业。

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全面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加大力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河北工程大学迁建为契机,加快实施邯郸大学城和职教城建设工程,并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双一流高教新城

全面推进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创建3-5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1-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培树10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基本形成“规范化、优质化”的民办教育发展格局。2020年,建立健全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体系,基本杜绝非法举办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完成5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中小学、50所幼儿园优质的、高水平的民办学校(园)发展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覆盖率达到100%,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率达到100%。《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率达到99%以上,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0%。对100%的学校开展艺术素质测评, 2020年全面实现校校双特色,生生双爱好的教育目标。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020年,基本解决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缺编问题。接受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达到8%以上,具有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称号教师达到5%以上;教师具备制作微课和应用微课教学能力达到100%。县域内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实现全覆盖,中小学校长和公办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持证上岗率达到98%,省、市两级中小学骨干校长人数达到中小学校长总数的10%。全市100%的县建设成县级教师发展中心。

实现教育信息化、装备现代化。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100%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通过资源平台,全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90%以上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建成与全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中小学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学校仪器完好率达到90%以上、利用率达到100%,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全覆盖,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

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202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基本普及,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大力保障师生健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高中学校讲座率达100%;在校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率、建档率均达95%以上;学生视力不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学31.67%、初中58.07%、高中76.02%),龋齿、营养不良和肥胖新发病率控制在5%以内。

进一步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重点打造1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100所中小学有境外友好学校办好1-2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建成1-2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全市自费出国留学人数突破每年200人。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加快邯郸学院区域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邯郸分校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邯郸附属实验学校建设。

三、重点工作

(一)学前教育。

扩大总量、调整结构、健全机制、提升质量为核心目标,进一步加大投入,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完善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等多种投入并举的机制。严格执行国家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使用的相关政策,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调整资源结构,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城乡公办园与普惠性民办园覆盖面。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创新发展机制,完善保障机制,健全管理机制,推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

(二)义务教育。

继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坚持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质量和水平,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义务教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兼并校”“设分校”“建盟校”“新建校四种模式,完善师资交流机制,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有利契机,主动对接北京等教育先进地区。加强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建设和管理,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加强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学区制改革。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改善贫困地区、偏远山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流入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大对贫困生、学困生的帮扶,消除辍学现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和动态监测机制。规范办学行为。加强课程建设,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快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到2018年年底前,现有超大班额超过10%的县(市、区)要将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现有超大班额为5%—10%的县(市、区)要将大班额比例控制在3%以内,其他县(市、区)要消除超大班额,到2020年之后各县(市、区)不得再存在超大班额。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建设,积极创建美丽校园,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办学层次。

(三)普通高中教育。

坚持走外延扩张内涵发展并重、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路子,开展省、市两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创建活动,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完成主城区西部新建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启动省级示范性艺术高中建设,积极筹建曲周县、大名县、魏县、临漳县、磁县、馆陶县第二所和永年区第三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使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35所。引导普通高中发挥优势、创建特色,逐步确立省级示范性高中以优质+特色、市级示范性高中以特色+综合、一般普通高中以普及+多样化为发展目标的办学模式。科学研判高考制度改革,逐步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可选择的课程体系,稳妥推进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加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现普通高中学籍管理、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四)中等职业教育。

提升基础能力,强化内涵发展,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持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紧紧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根据城市定位产业定位,统筹规划每一所职业学校专业发展方向,每所中等职业学校都要重点建设1个以上与区域重点产业或特色产业相适应的主干专业或专业群,努力打造邯郸中等职业教育品牌;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引导和帮助中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扎实做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学校建设工作,着力提升我市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渠道,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组建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旅游服务3大职教集团,进一步推动全市职业教育集团化、集约化发展。

(五)特殊教育。

在继续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上,着力谋划和推动随班就读工作,努力促进融合教育。针对实名登记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残疾状况和教育需求,采用多种形式,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逐步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落实国家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扩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规模,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六)高等教育。

根据地方发展需求,培育打造一批能引领地方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高水平专业。河北工程大学建成具有一流学科,立足邯郸、着眼中原、全国领先的一流大学。

邯郸学院建成省级特殊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发展学科35个,特色优势专业5个,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支持建设5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个优秀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七)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完成邯郸市教育平台与中成协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任务,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终身教育科学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建设集管理、培训、服务、共享、交流、展示和宣传于一体的市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云平台,深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入贯彻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推进社区教育交流活动,严格按照社区教育考核与评估标准,做好各县(市、区)社区教育年度考核工作。

(八)民办教育。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内涵建设。在民办学校中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完善民办学校董事会、理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监督机制。制定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地方法规,完善现代民办学校管理制度和治理体系,完善信息公示和信用档案制度。研究制定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督导评估。培育建设一批优质的、高水平的民办学校,提升民办教育整体办学质量。建立政府牵头,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工商、公安等部门参与的民办教育管理联席会和综合执法机制。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开展民办学校招校引智工作,采取办分校、合作校等形式引进国家级优秀民办学校资源,促进我市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九)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推进双爱好、双特色活动,逐步实现校校有两项体育特色(二十四式太极拳为规定项目)和一项艺术特色。全面推进我市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研学旅行)实验区全国啦啦操实验区的工作力度,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普及太极拳进校园、太极推手进课堂活动,扎实推进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校园啦啦操活动,建立完备的足球三级联赛和中小学啦啦操比赛机制。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让全市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的戏曲演出。在全市中小学秋季开学时,集中开展“民族团结第一课活动”, 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突出增强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测试上报工作。组织好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中小学生体育节两大赛事,为青少年开展体艺活动搭建良好平台。以爱国主义、国防科技、家乡文化、绿色环保等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建立完善的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机制,切实办好家长学校,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素质教育开放式发展思路,加强邯郸与域外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交流合作,提升邯郸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

(十)教师队伍建设。

突出师德首位意识,构建教育、宣传、监督、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体系,形成科学的长效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实施青蓝工程、骨干工程、名师工程为引领,对青年新教师开展新课标和核心素养专项培训,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健全职业院校多种形式的培养教师机制,提升师资素质;加强实验教学人员技能培训,结合国培计划和学科教学教研活动,提高实验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建立教研员准入制度,严把教研员入门关;提高校长队伍水平,开展后备干部专项培训,提高中层管理干部素质;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建立教师长效补充机制,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中公办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缺编问题;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全面建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新机制,利用每天1小时,提高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三支队伍的专业能力,形成现代化的校本培训新模式。

(十一)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

继续完善县级平台建设,在县级平台统一租赁的基础上,各县(市、区)按照自身需要,安装所需的应用系统,扩展平台功能;各县(市、区)高中、初中、小学和职教每个学段至少建成一个直播(录播)系统,并与县平台、市中心平台对接,使县级优质资源覆盖到全市,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所有市直学校和县(市、区)中心校以上学校建立网络师训室,按照市教育局“每天一小时”对教师培训的要求,组织教师接受网络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配备创新实验室,用于开展机器人、3D打印、创客等活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依托平台实现邯郸教育的网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依托市1中、市23中和市实验小学等优质学校,通过直播平台,开展网校工作,使优质课程资源覆盖全市;依托教研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依托视频会议系统,开展名师大讲堂和培训活动;通过平台的人人通空间,促进师生个性化发展;在平台开通扶贫专题栏目,助力精准扶贫;开展教育信息化实验区、实验校工作,探索和总结经验,带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和专业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升级软硬件,广泛宣传和培训,提升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杜绝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考核,制定奖惩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装备配备和建设标准,全面推进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技术支撑;构建和完善教育装备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教育装备质量监管有效机制,遏制不合格教育装备产品进入校园;提高教育装备应用水平,积极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强化实验教学,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其他实践能力的考查;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自制教具工作,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和管理工作,完善馆藏结构,健全师生、家长和专家学者等多方参与的采购机制。

(十二)语言文字工作。

继续加强学校和社会用语用字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基础阵地和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三纳入一渗透,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结合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普通话口语、规范汉字使用与书写、中华经典和人文素养等教育教学,培养和储备复合型语言人才。深化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坚持督查与服务并重,规范与传承并举,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社会应用规范化水平,提高农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率,提高重点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提高全市公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留存纯美乡音,传承方言文化为宗旨,以建成邯郸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为目标,整合行政、专家、社会力量,有序开展河北方言调查工作,提高信度和效度,在调查数量、范围、质量上取得突破性成果2017年完成一个县(市、区)督导评估任务, 2018年在各县(市、区)全面铺开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工作。

(十三)卫生保健工作。

坚持预防为的方针,积极开展学校卫生工作,通过学校健康教育课、健康讲座等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重视和完善中学生青春期教育,加强学校控烟工作,提高师生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校卫生环境、饮食饮水卫生、教室采光照明达标、课桌椅与学生身高配套建设,完善学校管道直饮水的管理,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学生近视眼、沙眼、龋齿、脊柱弯曲异常、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常见疾病发生。调整优化学校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所有学校卫生室按要求配备医务人员并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医护人员及医技人员取得相应的资质并注册,全面承担学校健康教育、疾病防控、诊疗服务等职责。所有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强化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踪和预防接种工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更好满足师生健康需求。动员全社会参与做好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突出解决好困难学生、患大病贫困师生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要开展救护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快完善心理咨询室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培养专业人才,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进一步完善《邯郸市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平台》,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明确校长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十四)教育对外开放及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加强与国外优质教育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引进具有国际化标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测评、评估体系,实现2+2国际课程对接和硕博联合培养,建成若干中外合作办学品牌专业和示范课程。进一步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继续开展申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工作,创新汉语国际推广平台,积极开展网络孔子课堂建设。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以太极拳太极文化、“成语文化”推广为抓手,实现境外太极学院、太极课堂等建设。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加大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境外培训力度。完善来邯外籍教师服务和管理机制。持续关注全市国际化人才培养,开拓更大留学服务平台,丰富留学服务渠道,公派自费留学工作都要抓好,全市升入国际知名大学就读学生数量明显增加。规范留学市场管理,加强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创建足球现场直播,足球直播360具备可接纳留学生来邯就读的基地学校,有序扩大来邯留学生数量和规模。创造条件、创建平台,吸引留学毕业生来邯就业、创业。

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定位,积极引进京津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与京津教育对接。吸引京津名校在邯设立研究院(所)和成果推广(创新)中心,推广名校在邯建立分校、基地校、合作校等办学模式,通过课程引进、师资培养、学生交流等途径巩固和深化与京津等地优质教育的对接和合作,促进我市办学模式、师资培养、课程开发及教育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以京津冀全局视野,布局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创建资源共享平台,谋求教育跨越式发展。

(十五)依法治教。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明确职能权限和责任,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推进信息公开,探索完善教育系统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完成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实现学校依据章程自主办学,健全校长负责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完善师生权益保护机制,推进省、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教育普法,强化领导干部、学校管理者、教师法治培训,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切实推进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牢固树立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健全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落实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岗位职责,建立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推进中小学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学校逐步提高三防建设水平。推行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网格化管理,常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督导检查。深入开展师生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安全素质。充分发挥学校安全网络办公平台、隐患台帐平台、安全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的科技支撑作用,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学校安全风险防范及救助机制建设。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安环境综合治理,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十六)教育科研。

深入开展课程发展研究,做好三级课程的实践研究,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体系;深入推进一课一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研究成果;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做到人人有优课、人人是名师;围绕核心素养,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实践能力;围绕新高考改革,探索学生选课、走班、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评价的途径和策略;围绕课程改革、远程网络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开展课题研究、有效解决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以省教学评估为导向,促进教学质量优质均衡提升。

(十七)教育资助工作。

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建立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 ,原则上按10%左右的比例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以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及顶岗实习等为补充的中等职业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农村户籍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城市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国家政策享受免学费资助;中央政府出资设立高校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在省内公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

四、重大项目

(一)学前教育工程。

编制和实施《邯郸市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邯郸市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建立和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机制,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公平均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让幼儿享受基本的、有质量保障的学前教育。

(二)全面改薄工程。

根据《邯郸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到2018年,完成投资32.46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9.58亿元、省级资金8.57亿元、市级资金1140万元、县级资金4.21亿元。完成加固和改造校舍面积176.4万平方米;完成购置教学仪器设备220.3万台(套、件)、课桌凳30.1万套、图书729.49万册、生活设施8.44万台(套、件)、数字教育资源50693GB

(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按照市政府《足球现场直播,足球直播360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暨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意见》,到2020年,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暨标准化学校规划建设任务,全市农村标准化学校数量达到818所,基本实现各县(市、区)区域内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总体规模适中,每所学校校舍建设、教学仪器配备、教育信息手段高水平达标,师资配置基本均衡。

(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要求,改善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宿舍、食堂(伙房)、厕所、锅炉房、浴室、运动场等教学和生活设施,逐步实现未达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场地达标。

(五)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工程。

在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的县,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或完全高中教学和学生生活类校舍,进一步扩大培养能力,提升教育质量,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提供保障。

(六)主城区教育重点建设工程。

根据《邯郸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规划(2015-2020)》,新建市第五中学、艺术高中、市人和中学、市三十二中新校区和市十二中新校区等5个学校;完成市三中学生公寓、市滏春中学艺术楼和市十七中综合教学楼等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邯郸市中心城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完成东区配套中小学、金百合幼儿园、江南锦苑配套小学幼儿园等项目建设任务。

(七)大学城职教城建设工程。

按照《邯郸市大学城职教城规划建设方案》,强力推进大学城和职教城建设工程。邯郸大学城规划总占地15000亩,到2018年,完成河北工程大学和科信学院迁建,同步建设通用设施共享区,教职工住宅区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到2020年,完成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采用合作办学、设分校等多种方式,从北京、天津或其他先进省市引进2所应用型大学,补充我市高等院校数量不足。邯郸职教城规划总占地20000亩,到2018年,完成邯郸工业学校、邯郸农业学校、邯郸理工学校、邯郸轻化工学校及邯郸卫生学校等5所中职学校的整合,并组建为邯郸科技学院;完成邯郸第一财经学校、邯郸第二财经学校及邯郸工贸学校等3所中职学校的整合,并组建为邯郸商学院;筹建邯郸第二职业学校和邯郸第三职业学校;配套建设通用设施共享区,依托邯郸职教集团建成市级综合职教实训基地。将邯郸学院武安分院、大名分院、曲周分院进行整合,组建邯郸幼儿师范专科学校。2020年,以京津冀一体化为契机,采用合作办学等方式筹建冀南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科学校;引进创建包括钢铁冶金、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园区,搭建校企合作的互动平台。

(八)教育园区建设工程。

强力推进全市教育园区建设工程,2016年,各县(市、区)全面启动建设教育园区项目,2018年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较快、经济实力较强、教育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力争提前建成;2020年底,所有县(市、区)全部完成教育园区建设任务。经过五年攻坚,全市初步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的教育园区,各类教育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同时,带动周边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拉动第三产业及房地产业发展,加快各县(市、区)城镇化进程,实现产城教三赢的局面。

(九)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二期)。

在边远艰苦地区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布局合理、实用适用的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解决长期在农村任教、距家较远、学校住宿有困难的教师住宿问题。

(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建实训基地。紧密结合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优先建设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省级及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至少建成1个示范性实训基地,全市建成1—2个专门化、开放化、有特色的公共实训基地,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和省定办学标准。

(十一)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工程。

以挂职培训基地学校建设为基础,建立校、县、市三级培训基地。将功能相近、工作对象趋同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馆(站)进行整合,建设成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到2018年,全市80%县建设成教师发展中心,到2020年,全市80%县达到省级示范标准。

(十二)教育信息化工程。

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点实现“五个覆盖”。一是内网全覆盖。为保证全市中小学同步高质量收看网校课程,市级平台到县级平台内网专线由现在的100M全部升级到1000M;市直学校到市中心平台内网带宽由原来的100M统一升级到200M;全市所有高中200M带宽直接接入市级平台,统一租赁广电光纤;县区平台到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实现100M内网专线带宽。二是外网全覆盖。全市中小学根据学校人数,由网络运营商提供互联网专线,全部实现50M100M150M200M等外网宽带,所有教学点实现20M以上的外网宽带,以进一步满足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互联网资源的需求。三是无线WiFi全覆盖。无线WiFi和一键报警系统覆盖到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和教学点,满足学校的教育教学对于无线网络的需要,为全校师生创建安全的校园环境。四是IP网络电视全覆盖。IP网络电视具有覆盖面广、画面流畅等优点,特别是边远学校和教学点要通过该系统收看网校课程和接受远程网络培训。全市所有教学点和边远学校全部接通网络电视,保证全市所有学校可以同步收看网校课程。五是视频会议全覆盖。全市所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完成视频会议终端的建设,并与市教育局视频会议系统通过内网通道直接对接;各县(市、区)完成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建成视频会议终端,并实现与县教育局视频会议系统和市教育局视频会议系统的对接。通过视频会议全覆盖,节省开会所需要的交通、场地、设备等费用和往返时间,进一步缩减会议经费,提高效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教育经费优先纳入财政预算和优先拨付,学校用地优先规划、人员编制优先考虑、教师工资优先保障。建立党委、政府定期议教制度,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和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在全市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风尚。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强化教育督导。

一是建立健全完善教育督导体制和机制,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成立市、县(区)两级教育督导委员会,按照工作实际核定编制和人数,强化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合理划分教育管理职责,强化政府教育督导,统筹实施教育监督、检查、监测和评估,有效履行政府教育监督监管职责。二是建立健全教育督导职能与工作体系。按照督政、督学和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职能要求,确定教育督导的项目、内容和方式,创新开展督政、督学和监测评估工作。合理划分市、县(区)教育督导职责权限、任务分工,强化县区教育督导部门机构职能建设和作用发挥,健全工作体系,分层次开展各级各类的督导评估工作。三是建立实施科学高效的教育督导模式。统筹开展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督导,加强学校内部督导和自我评价。形成学校督导评估工作长效机制。四是探索建立第三方教育评估监测机制。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督导评估和监测评价体系。五是建立社会力量依法参与的监督机制。充分吸纳社会公众力量,建立社会监督队伍,多元参与教育监督评价工作。

(四)优化发展环境。

以解决制约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重点,加强行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查纠四风不断加大纪律审查工作力度,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